伯希和递表与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:谁主2700亿户外市场?
2025年初夏已至,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也正在升温。文|马莲红
刚刚过去的四月,资本市场和产业层面热闹非凡:国内三大体育上市企业——阿迪达斯、耐克和安踏陆续公布2024年财报,各自之间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。而与此同时,港股市场也迎来了一个潜在的“新王”——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。如果上市成功,将一举成为中国营收规模最大的体育品牌。这是2700亿级别中国体育市场加速洗牌的注脚,一场关于“中国体育龙头”归属的长期战,正在悄然成形。
2024年上市体育巨头财报:阿迪达斯稳中求进,耐克和安踏适度调整
从公开数据来看,阿迪达斯无疑是今年表现最为出色的“成绩优等生”。2024年全年,阿迪达斯营收达到1592亿元,其中核心体育业务营收达到1369亿元,同比增长891%。净利润方面,归母净利润增长近五成,达到1066亿元,创下近年来的最高纪录。背后的原因在于,阿迪达斯推出了中高端产品线,并强化了品牌的专业形象。通过双代言人和社交平台内容投放,品牌在年轻用户中的影响力也迅速上升。同时,阿迪达斯全年支持了17场专业赛事合作,加固了其“专业体育”的品牌定位。研发投入也颇为亮眼,全年的研发费用超过8100万元,占营收比重达5.13%。这种持续的技术投入成为支撑产品升级和品牌溢价的基石。
耐克的财务表现则呈现出稳中求变的趋势。2024年耐克实现营收8亿元,同比下降55%;但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实现19亿元,同比增长145%,净利润同比大幅扭转,达1267万元。收入下降主要原因包括部分代理品牌结束合作、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。但耐克的主业并未出现显著下滑,反而在运营效率和毛利率方面有所提升。
股市之外,体育赛道隐形巨头初现
如果说股市三强代表了当下中国体育行业的“表面实力”,那么一批未上市但规模庞大的玩家则隐藏着行业竞争的“暗流”。4月29日,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向港交所递表。数据显示,从2021年的462亿元,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的营收在三年内增长至1733亿元,成为目前营收规模最大的中国体育品牌。与阿迪达斯和耐克的专业市场偏向不同,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更倾向于面向大众市场,产品风格兼容日常穿搭,渠道主要以线上为主。根据招股书,其线上收入占比超过七成,抖音、拼多多等新兴平台迅速放量。
根据最新的《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2024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150亿元,预计到2026年将进一步增长至2700亿元。然而,虽然中国体育品牌种类繁多,但尚未形成像安踏、李宁在大众市场中的超级龙头。当前,营收超过10亿的品牌屈指可数,远未建立全国性垄断性的品牌壁垒。
结论:体育混战时代,能否跑出“国产龙头”?
可以预见的是,2025年将成为中国体育市场进一步分化的关键之年。一方面,资本市场的活跃将推动更多品牌进入IPO通道,并实现“资本+市场”的双轮驱动;另一方面,品牌之间的差距也将不断拉开。未来行业的胜负手,极有可能不再以规模优先为导向,而是依赖于“科技+品牌”的双重壁垒构建。谁能够真正下功夫于研发,提升产品的差异性和专业性;谁又能用心讲述品牌故事,打造可持续的品牌资产,谁就有望成为未来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军者。
发表评论